截止6月20日,临潼区“三夏”机收、机播作业已全面结束。全区应收小麦55.13万亩,机械收割小麦51余万亩,占应收面积的92.5%;机播玉米50余万亩。“三夏”期间,农机化各项工作平稳有序,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:
一是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。在“三夏”前,区站结合自身实际,成立了六个工作小组,全面开展农机安全检查、农机具维修和作业质量监管、新技术、新机械推广、深松等各项工作,并开通热线服务电话,引导外来机手在辖区内有序流动作业。
二是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力度。从5月31日至6月19日,公安、农机联合执法中队深入田间、地头、作业现场和事故易发路段开展安全执法大检查活动。 “三夏”期间,共检查农业机械449台次,纠正违章229台次,发放安全宣传材料1300余份,辖区内未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,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。
三是及时启动机收应急预案。针对今年受降雨、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,造成大面积小麦倒伏的现况,区站紧急启动机收应急预案,通过中国农机直通车、西安市农机信息服务中心、区站信息平台发布机具需求信息,引导跨区的履带式收割机支援区内小麦机收,有效解决了因小麦倒伏无机收割的问题。
四是加强农机质量监管工作。“三夏”期间,农机维修、作业质量检查组对辖区内农机零配件、维修网点进行拉网式检查,重点打击假冒、伪劣农机产品坑农、害农行为。深入到机收、机播现场,检查作业质量。在小麦倒伏作业现场,科学指导机手作业,降低割茬高度,将机收损失率降到最低,有效化解了作业纠纷,防范了火灾隐患的发生,促进了秸秆禁烧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五是热情服务,护航“三夏”。截止目前,全区共发放跨区作业证1200余份,通过中国农机直通车及时上传跨区相关信息。在跨区作业机械相对集中的区域,建立5个“三夏”跨区农机服务接待站,免费向机手提供天气预报、道路交通、收割需求信息、机械维修及饮水和常用药物等服务,受到了本地及外来机手的好评。
临潼区农机管理站 付登华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