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安市精准扶贫农机合作社出真招见实效

作者: 本站发布时间:2018年03月07日




岁末年初的陕北大地,白雪皑皑,春寒料峭,到处都呈现出一幅迎春过年的景象。然而在延川县绿林农机合作社院内,却是一幅其乐融融,互相交流学习的热烈场面,原来是延安市农机精准扶贫暨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会在这里举办。

延川县绿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农机作业、苹果和粮食作物种植管理、农产品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合作社。合作社资产总额达到560万元,机具库棚、维修车间面积360平方米,拥有各类农机具120多台(套)、果蔬储藏冷库200立方米、农产品加工车间1间,入社社员发展到55户,辐射带动农户400多户,年均经营收入达到200多万元。2016年合作社被评为市级农机合作社“五有”示范社,2017年被授予省级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。

一花独放不是春,万紫天红春满园。富起来的绿林合作社认真实施“千社带万户”精准扶贫推进行动,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,推动农机化事业发展,积极探索,大胆实践,创造性地开展了“五种”扶贫模式,为全市农机精准扶贫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。一是参社扶贫。充分尊重农户意见,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、机械入股、资金入股等方式,加入合作社,强化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,带动贫困户实现股本增收。目前合作社入社贫困户11户,其中土地入股8户,带机入股2户,带资入股1户。二是产业扶贫。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,带领贫困户发展以苹果为主的主导产业,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,依靠产业脱贫。合作社自2013年成立以来,采用代栽、代管的方式,为杨家圪坮镇5个村130户贫困户发展果园700多亩,平均每户5.3亩。三是作业扶贫。对无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,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免费作业服务,减少农业生产机械作业支出,增加生产性收入。2017年合作社为16户贫困户免费旋耕(每亩40元)、深松(每亩40元)、播种(每亩30元),累计达8000多元,平均每户节约生产性支出500多元。四是就业扶贫。为帮扶对象就近提供就业平台,吸纳贫困家庭成员在合作社务工,实现了贫困户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,增加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。2017年合作社雇佣临时务工贫困户20多人,全部为贫困户,人均增加收入7000-9000余元。五是培训扶贫。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开展农机驾驶、维修等技能培训和苹果技术管理业务培训,提高劳动技能,增强就业能力,实现依靠技能脱贫。2017年有2名贫困户经过培训,常年在合作社当驾驶员,平均每人收入18000多元。

正是有像绿林这样一批合作社的示范带动,全市农机精准扶贫呈蓬勃发展之势。截止2017年底,全市参与精准扶贫的农机合作社达31家,带动贫困户251617口人,其中带地入社66户,带资入社40户,带机具入社34户,为贫困户发展果园900多亩,年培训贫困户300人次以上,有28户贫困户经过培训后在合作社就业,有25家合作社为176户贫困户免费旋耕、播种、深松等作业1554亩,仅此一项为贫困户增收17.1万元,平均每户达971元。

延安市农机中心 史刘永供稿


新闻来源地址:陕西农机网